备考锦囊干货分享
推荐文章
一.语文:树立“文本为王”意识
在最后复习冲刺阶段,考生要进行一次关于语文知识、能力、素养及其对应考查点的盘点与自测,列好清单,全面评估,做到心中有数,应考有招。根据记忆的即时性来看,名句默写已进入最佳复习阶段,要抓好黄金时期,强化相关训练。
语文能力的考查,最终归结于读写能力的考查。阅读能力中,感知与理解力、分析与综合力、鉴赏与评析力是最重要的,文本类型虽千差万别,但解读文本的路径异中有同,对语言感受的道理也基本一致。要掌握规律性的东西,明白命题意图,了然干扰所在,知晓得分秘诀,理清诸如小说情节、环境、人物与主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散文的意境体味与聚散探析,诗歌的情景关联与虚实组合等,认清语言表达的实质与关键所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写作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力,无论写作何种文体,面对何种写作话题,对审题、立意、用材、结构、表达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不妨预设类型思路,优化写作设计。
阅读部分主观题答案的形成,要找依据,考生须树立“文本为王”的意识即母体意识,回归文本,筛选组合提炼,形成理想答案。书写简答题,得有要点意识,要点在前,简述随后;各要点的排列,要分得开、排得顺、扣得紧。对于经常出现判断失误的类型选择题,要补全知识,调整思路,形成策略,减少失误。
二.数学:考前减少难题练习
数学试卷客观题分值大,一个基础题错误就会对成绩有较大影响,把会的问题作对,是考试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首先要保证基础问题的得分。做好知识脉络梳理,消除知识和方法的盲点。有些内容在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中相对独立,和其他知识的联系较少,考试时会因为不熟悉造成答题困难,如复数、立体几何中的台体面积与体积公式等,应格外关注、加强复习。有些概念容易混乱不清,如复合函数的抽象表达式等,应回归教材,梳理基本内容,做到准确理解。
其次,提高中档难度问题的答题能力。反复的模拟训练或专项训练是做好这类问题的主要手段,内容、方法熟悉了,结构清晰了,就能从“可以会”转变为“一定会”。如以函数性质为背景的问题,要求熟练掌握符号、文字、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对符号表示、关系分析能力提出要求。因此,考生应多进行针对性练习,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对比不同方法的特点,确定适合自己的一般方法。
最后是难题的应对。此类考题对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较高要求。考生应根据自己平时测试情况,确定解题能力,合理面对这类问题的复习。一般来说,因投入产出比不高,做不好容易动摇信心,建议一般考生在考前减少这类问题的练习。
三.英语:主要语法内容再整理
高考英语试题非常关注基础性,重视对语言基础、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因此在考前应将复习重心回归到学科的核心知识上,稳扎稳打拿下大多数的基础题和中档题。在词汇方面,可以复习《课标》附录中的词汇表,保证对主要词汇的熟练认知,重新默写不规则动词表中的动词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等。语法方面,可以用思维导图方式将主要语法内容,如动词时态语态、非谓语、三大从句等知识框架再整理一遍,保证对语法的核心体系和重点知识了然于心。
通过“好题重做”“错题再做”,不仅可以针对知识点查漏补缺,还能通过对做题过程中所运用知识、策略、方法的反思,追加同类题练习作为巩固,以堵上知识和能力的“漏洞”。同时,针对高考试题强调综合性、应用性的特点,要对重点题型和常考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力求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和答题思路。
作文复习,一方面要整理应用文如社交信件的提纲思路,总结常见话题及相关表述以形成结构化知识,另一方面要总结改正近期出现的语言错误,整理好词好句、常见短语、句型句式并练习,以增加语言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考生在保证每日40~60分钟学习时间基础上,考前可以每隔几天按照高考时间完整做一套真题或模拟题,以建立做题常规、形成答题规范,帮助自己进入考试模式。
四.历史:最重要原则是尊重材料
高考历史命题凸显两大出发点:一是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二是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因此,结合近期热点,总结微专题,既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成体系地复习基础知识,又可以将现实问题与历史发展相结合,把握历史脉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新冠肺炎疫情,考生应以“医疗与公共卫生”“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等微专题形式展开复习。在复习时,每一个主干知识的专有名词,都是回答问题时的关键词。回答材料解析题或论述题时,关键词要明确展示出来。
情境化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主流趋向,但万变不离其宗,考生在遇到新情境新问题时,静下心找到其与所学知识的连接点,将基础知识迁移过来,便能迎刃而解。新情景材料有可能和课本知识不一致,做历史选择题时,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尊重材料。如果脱离材料,根据自己认知进行选择,就违背了材料选择题判断的基本原则。因此,客观看待材料,避免主观判断,是提高客观题得分率的重要条件。
此外,在最后冲刺阶段,每日保持一定量的练习,可以让考生保持对答题技巧的熟练度,而不至于生疏。
五.政治:了解近一年时政要闻
“思想政治”包含外在“政治”和内在“思想”。前者包括我国国内治理和参与国际治理,后者包括思想理论和哲学文化。上述两个部分、四个方面的知识框架什么样?内在关联是什么?能够运用思维导图总结出上述内容,基础知识就十分扎实了。
近五年高考真题,依然是最具价值的复习材料。最后冲刺阶段,学生可以再次完成往年真题。建议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结合自身常见疏漏和薄弱环节,进行反思强化,对于多次错漏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夯实;其二,分析真题的解题思路和参考答案的逻辑,以设问为切入点反推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思维导图。
此外,建议高考生对近一年的时政要闻有所了解,如重要的会议要点、中央一号文件等等。从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信息材料出发,思考与之关联的主干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在90分钟考试时间内,存在出现某些因素影响临场发挥的可能性。因此,学生们须做好“紧急状况”的应对预案。政治试题中,分析论述题型占比很高。考前冲刺阶段,建议做好15分钟内完成2~3道论述题的答题训练和心理准备,避免临场慌乱造成大量失分。
六.地理:关注复习“道”与“术”
通过深化理解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以实现高考评价体系要求的地理之“道”;通过具体的方式方法,落实地理复习之“术”。在此过程中,将地理学科的“道”与“术”有机统一起来,能获得最佳复习效果。
先说地理考前复习之“道”。《地理课程标准》是高考命题依据,考生考前要重点关注,准确把握复习内容和要求。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地理学科考查的关键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因此,考生在最后冲刺时,只有围绕关键能力进行针对训练,才能事半功倍。
再说地理考前复习之“术”。首先,精研高考真题和易错题。地理学科的试题以真实情境为载体,涵盖的知识点繁多复杂。考生切忌陷入“题海”,应该抓住高考真题进行研究,以点带面进行有效复习。同时将之前做过的错题进行重做,复习巩固易错知识。地理主干知识包括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规律等。考前复习时,要立足基础和主干内容,弄清、弄透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进而将着眼点放在其迁移运用上,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七.物理:重视实验题复习
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都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如能量这一概念就贯穿高中三年的学习。通过对课本的再阅读、再熟悉,可以领会物理学生动丰富的思想,从整体角度使所学物理概念和规律融会贯通。
回归基本题型,对每一道习题,要能把握关键字词和提取图表信息,弄清所给物理情境涉及的物理规律、相关物理状态、物理过程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等。
重视实验复习,理解实验结论形成的过程。从每年全国物理高考的实践来看,实验题的得分率一般都不理想。对于每一个考查的实验,都要重视领会和熟悉实验的思想、原理、操作方法、数据的记录处理要点以及实验误差来源分析等。
坚持每天模拟训练,找出失分点,及时弄懂并进行归纳总结。注重规范解题,如填空和实验题中的有效位数、计算题中基本公式的规范书写等。针对自己容易失分的题型,多进行限时训练。记录解答每个题型所用时间,合理分配解题时间,争取做到会做的题目一分不丢。
八.生物:关注知识内容清单
高考试题命制侧重评价考生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时的能力,但分析解决情境的答案一定要在教材内,即“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考生应依据《考试说明》中的知识内容清单,结合教材和笔记,可采用回忆的方法,描述生物学概念、概述生理过程;或采用概念图的形式,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
冲刺阶段复习做题忌多、杂、难,定时完成合适的高考真题很关键。通过真题演练,有助于考生完善理综考试的时间分配;有助于从高考真题中总结必考考点、高频考点等命题规律及对考点的考查形式,有利于复习时做到有的放矢。
特别要关注遗传规律应用中的分析推理方法、生物学相关原理和原因分析等逻辑推理分析作答题的归纳和总结,以提高用生物学知识、原理解释和解决有关生物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做出合理判断,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是高考的考查重点之一。考生要对《考纲》中要求的实验原理、步骤、结果、结论及实验材料、试剂使用等了如指掌;注意挖掘生物学一些经典实验蕴含的实验思想和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要求写出实验思路,是近年课标卷的常考题型,分值也高。考生应从实验材料的正确选择,自变量的设置原则,因变量的检测方法等方面突破此题型。
九.化学:增强对学科本质的理解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需要我们建立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平衡观等观念,能够从微观视角认识宏观性质、通过改变条件调控反应等。这些观念都会体现在试题中,因此对化学本质的理解是应对高考的法宝。
首先,考前再梳理一遍基础知识。对教材中知识的认识不停留于表面,能以物质结构为起点、以反应条件控制为手段、以实际应用为目的进行梳理,正确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才能在考场上准确调用知识分析问题。
其次,回顾错题,有效提升复习质量。回顾错题时将错题归因,是读题不准确还是知识漏洞,或是对概念和原理理解不准确?在这个过程中,考生会发现试题考查的知识和能力是与化学学科的特点和观念紧密联系的。
最后,回顾考题,锤炼应试力。最后几天,考生可重新审视近年高考真题,从试题命制角度再次研读,着重整理试题中如何考查基础知识,常考哪些思维环节的补充,怎样实现反应条件的控制,等等。考生要从答题角度再看高考题,着重思考分析问题的角度、答题的切入点和要点,考虑答案如何做到表述规范和语言精准。
上一篇:2023高考备考“十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