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网 > 高考 > 高考备考 > 高考生物三轮复习,四类遗传规律试题及解题技巧

高考生物三轮复习,四类遗传规律试题及解题技巧

高老师 分享 时间:

  一、基因自由组合类试题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于亲本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由于每对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因此,对于基因自由组合类问题的分析,可以分两步进行:先简化为几个基因分离问题分别进行分析;再将各自分析的结果组合相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分解组合相乘法”)。

  【方法点拨】

  常见的基因自由组合类试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顺推型,即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求解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子代中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情况。这类题型,按照上述方法可以比较简捷地解答。

  另一种是逆推型,这类试题一般告知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以及子代各种表现型的数量或比例,要求求解亲本的基因型。

  对于逆推型自由组合类试题,也可以运用基因分离定律先单独进行分析,但对分析的结果不是组合相乘,而是综合各个分析结果最终得出亲本的基因型,其一般解题思路是:先对子代每对相对性状按照基因分离定律单独进行分析,确定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再利用表现型的比例关系推知亲本的基因型,最后将各个分析结果进行综合。

  二、几类“特殊”遗传规律试题

  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如Aa)自交,后代中会出现两种表现型,比例为3∶1。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如AaBb)自交,后代中会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然而,上述性状遗传规律只是在比较纯粹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如完全显性、没有致死现象、一对基因只控制一对相对性状而且一对相对性状也只由一对基因控制,基因之间互不影响。

  但如果情况与上述不符合,后代中将不会出现3∶1或9∶3∶3∶1等一些常见的比例关系,这类遗传称为遗传规律中的“特殊”类型,现分类列举如下。

  (一)9∶3∶3∶1的变式试题

  【方法点拨】

  (1)具有两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只有在每对基因分别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情况下,后代才会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

  但如果一对基因决定两对相对性状,或者一对相对性状受到两对基因的控制或影响,则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将是9∶3∶3∶1的变式。9∶3∶3∶1的变式有9∶7、9∶3∶4、12∶3∶1、9∶6∶1等一些类型。

  (2)充分利用“拆分法”解题:运用“拆分”法解答9∶3∶3∶1变式类试题,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非常简单明了。

  9∶3∶3∶1的变式都可以拆分成比例9∶3∶3∶1,如9∶7可以拆分成9∶(3+3+1),由此说明后代中占9/16的是A_B_个体,占7/16的是A_bb(3/16)、aaB_(3/16)、aabb(1/16)个体;9∶6∶1可以拆分成9∶(3+3)∶1,由此说明占9/16的?是A_B_个体,占6/16的是A_bb、aaB_个体,占1/16的是aabb个体。

  (3)如果已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的某种变式,则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①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②亲本具有两对等位基因(即AaBb类型);

  ③后代中有如下几种基因类型:A_B_(9/16)、A_bb(3/16)、aaB_(3/16)、aabb(1/16)。

  (二)致死基因遗传试题

  【方法点拨】

  (1)致死基因可以导致某种配子死亡(称为配子致死),也可以导致胚胎、幼体或成体死亡(称为合子致死),从而使后代中性状分离比发生变化。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题中所给出的这类信息以及由此引起的生物个体性状分离比的变化。

  (2)致死基因对后代性状分离比的影响可以有不同的情况,与亲本基因型和致死类型有关,现以两亲本基因型均为Aa分析如下:

  ①父本或母本中一方产生的配子含隐性基因时配子致死,后代中会出现AA、Aa两种基因型,后代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无性状分离;

  ②父本或母本中一方产生的配子含显性基因时配子致死,后代中会出现Aa、aa两种基因型,性状分离比为1∶1;

  ③父本和母本产生的配子含隐性基因或显性基因时配子致死,后代中只有AA或aa基因型,均无性状分离

  ;④合子致死类型中可能会出现AA、Aa、aa三种致死情况,三种情况下后代显隐性分离比分别为2∶1、1∶1、全为显性。

  三、遗传概率计算试题

  在生物的有性生殖中,生物相交常见的有杂交(测交实际上属于杂交范畴)和自交两种方式。求解杂交或自交后代中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个体出现的概率也是遗传规律题中一种常见的题型。

  这类题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两亲本概率都为1时的计算,另一种是两亲本概率都不为1(或其中之一不为1)时的计算。

  对于第一种类型,根据遗传规律采用一定的方法可以直接求解,如Aa和aa杂交后代中aa出现的概率为1/2。第二种类型的计算则比较复杂。

  【方法点拨】

  (1)当两亲本出现的概率不为1(或其中之一不为1)时,求解杂交后代中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出现的概率,应分两步进行:

  ①先不考虑亲本出现的概率或把亲本出现的概率当做1,运用交叉线法、棋盘法或分解组合相乘法,求出后代中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出现的概率;

  ②把第一步求出的结果与亲本出现的概率相乘,最终得出结果。

  (2)当亲本出现的概率不为1时,自交后代概率的计算方法与杂交类似,也分两步进行。

  但在计算时需要注意二者计算时的区别:当两个杂交亲本出现的概率都不为1时,需要将两个亲本出现的概率都考虑进去相乘,而在自交中,亲本不为1的概率只能考虑一次(即相乘一次),这是因为自交中父本和母本都是同一植株,例如父本的基因型是Aa,则母本的基因型一定也是Aa。

  (3)亲本中至少有一方概率不为1时杂交和自交两类计算方法归纳如下:

  ①杂交后代概率的计算:假设两个亲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c和d,杂交后代中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个体在不考虑亲本出现的概率时(或把亲本出现的概率当做1时)的概率为e,则实际上杂交后代中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e×c×d。

  ②自交后代概率的计算:假设某亲本出现的概率为a,其自交后代中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个体在不考虑亲本出现的概率时(或把亲本出现的概率当做1时)的概率为b,则实际上自交后代中某一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b×a。

  四、遗传系谱图试题

  遗传系谱图试题是以图、文形式呈现的一类遗传规律题,它具有信息量大、信息隐蔽、综合性强和形式多变的特点,因此对考生的能力要求高,不仅需要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及遗传病的类型和特点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求考生有一定的图文转换和分析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遗传系谱图试题经常考查的是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

  方法点拨:

  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断遗传病的类型时可以分“三步”进行:

  (1)先确定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如果系谱图中只有男性患者,且患病男性的父亲和儿子也都是患者,则很有可能属于伴Y染色体遗传。如果已经确定属于伴Y染色体遗传,则不需要进一步推断,反之,则尚需要按照下述思路做进一步推断。

  (2)确定致病基因的类型:可以利用系谱图中的典型特征来推断:

  ①如果系谱图具有“无中生有”的特征,则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属于隐性遗传;

  ②如果具有“有中生无”的特征,则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属于显性遗传。

  如果系谱图不具有上述典型特征,判断致病基因的显隐性类型时可以采用“假设法”,即假设为某种类型,在假设的前提下,依据系谱图分析假设是否成立。如不成立,说明是假设的相反面,但如果成立,一般还要进一步分析另外一种情况,因为有时会出现显性和隐性都有可能的情况。

  (3)确定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在确定致病基因的类型之后,进一步确定基因所在染色体的类型时,一般采用“假设法”,即假设基因在某种染色体上,然后根据假设,同时依据系谱图和(或)文字信息,分析假设是否成立。

  采用“假设法”时通常是先假设基因在X染色体上,如果是显性遗传病,再以患病男性为中心,“上看下看”,观察其母亲和女儿的患病情况,如果母亲和女儿均正常,则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在X染色体上(即“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同时也说明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如果是隐性遗传病,再以患病女性为中心,观察其父亲和儿子的患病情况,如果父亲和儿子均正常,则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在X染色体上(即“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同时也说明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