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代顺序完整表及帝王 名字分别是什么
推荐文章
中国朝代顺序及帝王
1、秦朝:秦始皇帝嬴政、二世皇帝嬴胡亥、秦王嬴子婴
中国历史朝代表
2、西汉:太祖/高皇帝(世称汉高祖)刘邦、孝惠皇帝刘盈、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孝景皇帝刘启、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孝昭皇帝刘弗陵、汉废帝/昌邑王刘贺、汉武帝刘彻、中宗/孝宣皇帝刘询、(高宗)/孝元皇帝刘奭、(统宗)/孝成皇帝刘骜、孝哀皇帝刘欣、(元宗)/孝平皇帝刘衎、孺子婴刘婴
3、新朝:新皇帝王莽
4、玄汉:更始帝刘玄
5、赤眉汉:建世帝刘盆子
6、赵汉:汉嗣帝王郎
7、成家:成家公孙述
8、东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显宗/孝明皇帝刘庄、肃宗/孝章皇帝刘炟、(穆宗)/孝和皇帝刘肇、孝殇皇帝刘隆、(恭宗)/孝安皇帝刘祜、前少帝北乡侯刘懿、(敬宗)/孝顺皇帝刘保、孝冲皇帝刘炳、孝质皇帝刘缵、(威宗)/孝桓皇帝刘志、孝灵皇帝刘宏、后少帝/弘农怀王刘辩、孝献(孝愍)皇帝刘协
9、三国魏:高皇帝曹腾、太皇帝曹嵩、太祖武皇帝曹操、高祖/文皇帝曹丕(资治通鉴记载为世祖)、烈祖/明皇帝曹睿、齐王曹芳、高贵乡公曹髦、元皇帝/陈留王曹奂
10、三国蜀:烈祖/昭烈皇帝/先主刘备、仁宗/孝怀皇帝/后主刘禅
11、三国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太祖/大皇帝孙权、废皇帝/会稽王孙亮、太宗景皇帝孙休、末帝/乌程侯孙晧
12、西晋:高祖/宣皇帝司马懿、世宗/景皇帝司马师、太祖/文皇帝司马昭、世祖/武皇帝司马炎、孝惠皇帝司马衷、赵王司马伦(篡位)、孝怀皇帝司马炽、孝愍皇帝司马邺13、东晋:中宗/元皇帝司马睿、肃宗/明皇帝司马绍、显宗/成皇帝司马衍、康皇帝司马岳、孝宗/穆皇帝司马聃、哀皇帝司马丕、废帝/海西公司马奕、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烈宗/孝武皇帝司马曜、安皇帝司马德宗、恭皇帝司马德文
14、前凉:恒王张重华、哀王张曜灵、威王张祚、冲王张玄靓、悼王张天锡
15、后凉:太祖/懿武帝吕光、隐王吕绍、灵帝吕纂、末主吕隆
16、南凉:烈祖/武王 秃发乌孤、康王 秃发利鹿孤、景王 秃发傉檀
17、西凉:太祖/武昭王李暠
18、北凉:文王段业、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哀王沮渠牧犍
19、前赵:高祖/光文帝刘渊、废帝刘和、烈宗/昭武帝刘聪、隐帝刘璨、襄宗刘曜
20、后赵:高祖/明帝石勒、太祖/武帝石弘、正帝石虎、成帝石世、仁武帝石遵、兴武帝石鉴、末帝石袛
21、前秦:高祖景明帝苻健、越厉王苻生、世祖/宣昭帝苻坚、哀平帝苻丕、太宗/高帝苻登、越厉王苻生
22、后秦:太祖/武昭皇帝姚苌、高祖/文桓皇帝姚兴、末主姚泓
23、西秦:高祖/武元王乞伏乾归、太祖/文昭王乞伏炽磐、厉武王乞伏暮末
24、前燕:高祖/武宣帝慕容皝、烈祖/景昭帝慕容隽、隐宗/幽帝慕容暐
25、后燕: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烈宗/惠愍皇帝慕容宝、开封公慕容详、赵王慕容麟、中宗/昭武皇帝慕容盛、高宗/昭文皇帝慕容熙、景宗/惠懿皇帝慕容云
26、南燕:世宗/献武帝慕容德、太祖/穆帝慕容纳、文帝慕容超
27、北燕:太祖/文成皇帝冯跋、昭成皇帝冯弘28、成汉:太宗/武帝李雄、哀帝李班、幽公李期、昭文帝李寿、归义侯李势
28、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少帝刘义符、太祖/文皇帝刘义隆、废帝刘劭(史称“元凶”)、世祖/孝武皇帝刘骏、前废帝刘子业、太宗/明皇帝刘彧、后废帝刘昱、顺皇帝刘准
29、南朝齐:太祖/高皇帝萧道成、世祖/武皇帝萧赜、前废帝/郁林王萧昭业、后废帝/海陵恭王萧昭文、高宗/明皇帝萧鸾、炀皇帝东昏侯萧宝卷、和皇帝萧宝融
30、南朝梁:高祖/武皇帝萧衍、临贺王萧正德、太宗/简文皇帝萧纲、豫章王萧栋武陵王萧纪、世祖/孝元皇帝萧绎、闵皇帝/贞阳侯萧渊明、敬皇帝萧方智、废帝萧庄
31、西梁:中宗宣皇帝萧詧、世宗孝明皇帝萧岿、惠宗孝靖皇帝萧琮、萧铣
32、南朝陈:高祖/武皇帝陈霸先、世祖/文皇帝陈蒨、废帝陈伯宗、高宗/孝宣皇帝陈顼、长城炀公/后主陈叔宝
33、北朝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南安隐王拓跋余、高宗拓跋濬、显祖/献文皇帝拓跋弘、高祖/孝文皇帝元宏、世宗/宣武皇帝元恪、肃宗元诩、殇皇帝元姑娘、幼主元钊、敬宗/孝庄皇帝元子攸、废帝元晔、烈宗元恭、安定王元朗、显宗/孝武皇帝/出皇帝元修
34、北朝东魏:孝静皇帝元善见
35、北朝西魏:文皇帝元宝炬、废帝元钦、恭皇帝元廓(拓跋廓)
36、北朝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世宗/文襄皇帝高澄、显祖/文宣皇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皇帝高演、世祖/武成皇帝高湛、后主高纬、安德王高延宗、幼主高恒
37、北朝周:*太祖/文皇帝宇文泰、孝闵皇帝宇文觉、世宗/明皇帝宇文毓、高祖/武皇帝宇文邕、宣皇帝宇文赟、静皇帝宇文阐
38、隋朝:高祖/文皇帝杨坚、世祖/明皇帝/炀皇帝杨广、恭皇帝杨侑、皇泰帝杨侗、秦王杨浩39、唐朝: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则天顺圣皇后/则天大圣皇帝武曌/武则天(武周代唐)、中宗李显、殇皇帝李重茂、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宣宗李忱、懿宗李漼、僖宗李儇、昭宗李晔、景宗李柷
40、五代后梁:太祖 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温(朱全忠、朱晃)、废帝/郢王朱友圭、末帝朱友贞(朱友瑱、朱瑱、朱友锽)
41、五代后唐:太祖 武皇帝李克用、庄宗 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明宗 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李亶(李嗣源)、闵皇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本名王从珂)
42、五代后晋:高祖 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出皇帝/少帝石重贵
43、五代后汉:高祖 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暠(刘知远)、隐皇帝刘承佑
44、五代后周:太祖 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世宗 睿武孝文皇帝柴荣、恭皇帝柴宗训
45、辽朝:太祖 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耶律亿(耶律阿保机)、太宗 孝武惠文皇帝耶律德光、世宗 孝和庄宪皇帝耶律阮、穆宗 孝安敬正皇帝耶律璟、景宗 孝成康靖皇帝耶律贤、圣宗 文武大孝宣皇帝耶律隆绪、兴宗 神圣孝章皇帝耶律宗真、道宗 仁圣大孝文皇帝耶律洪基、恭宗 恭怀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
46、北辽:宣宗 孝康皇帝耶律淳、德妃(萧普贤女,为皇太后,称制;期间遥奉耶律定为帝)、神宗(梁王)耶律雅里、英宗耶律术烈
47、西辽:德宗耶律大石、感天皇后萧塔不烟、仁宗耶律夷列、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末帝耶律直鲁古、恭帝屈出律
48、北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炅(赵匡义、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祯、英宗赵曙、神宗赵顼、哲宗赵煦、徽宗赵佶、钦宗赵桓
49、南宋:高宗皇帝赵构、*简宗皇帝赵旉、孝宗皇帝赵昚、光宗皇帝赵惇、宁宗皇帝赵扩、理宗皇帝赵昀、度宗皇帝赵禥、恭宗皇帝赵显、端宗皇帝赵昰、怀宗皇帝赵昺50、西夏:太祖 神武皇帝李继迁、太宗 光圣皇帝李德明、景宗 武烈皇帝李元昊、毅宗 昭英皇帝李谅祚、惠宗 康靖皇帝李秉常、崇宗 圣文皇帝李乾顺、仁宗 圣德皇帝李仁孝、桓宗 昭简皇帝李纯佑、襄宗 敬穆皇帝李安全神宗 英文皇帝李遵顼、献宗 李德旺、末帝 李睍
51、金朝:太祖完颜旻(完颜阿骨打)、太宗完颜晟、熙宗完颜亶、废帝/海陵炀王完颜亮、世宗完颜雍、章完颜璟、卫绍王完颜允济、宣宗完颜珣、哀宗完颜守绪、昭宗完颜承麟
52、元朝:烈祖也速该、太祖成吉思汗、*睿宗监国拖雷、太宗窝阔台、定宗贵由、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剌、晋宗也孙铁木儿、兴宗阿刺吉八、文宗图帖睦尔、明宗和世琜、宁宗懿璘质班、惠宗妥懽帖睦尔、昭宗爱猷识理答腊
53、明朝:太祖朱元璋、惠宗朱允炆、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宪宗朱见深、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穆宗朱载垕、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
54、南明:安宗 处天承道诚敬英哲缵文备武宣仁度孝简皇帝朱由崧、绍宗 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朱聿键、文宗 贞天应道昭崇德毅宁文宏武达仁闵孝节皇帝朱聿鐭、昭宗 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朱由榔
55、清朝: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圣祖玄烨、世宗胤禛、高宗弘历、仁宗颙琰、宣宗旻宁、文宗奕詝、穆宗载淳、德宗载湉、废帝溥仪。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秦朝皇帝列表
1.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46-公元前209
2.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09-公元前206
3.秦三世子婴:公元前207(46天)
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汉朝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
汉朝皇帝列表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9)
1.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公元前194;
2.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公元前187;
3.汉吕后执政:公元前187-公元前179;
4.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公元前163;
5.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63-公元前140;
6.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公元前86;
7.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公元前73;
8.汉宣帝刘洵:公元前73-公元前48;
9.汉元帝刘奭(shi):公元前48-公元前32;
10.汉成帝刘鷔(ao):公元前32-公元前6;
11.汉哀帝刘欣:公元前6-1;
12.汉平帝刘衎(kan):1-6年;
13.孺子婴(王莽摄政):6-9年。
东汉(25-220年)
1.光武帝刘秀:25-58年;
2.汉明帝刘庄:58-76年;
3.汉章帝刘炟(da):76-89年;
4.汉和帝刘肇:89-106年;
5.汉殇帝刘隆:106-107年;
6.汉安帝刘祜(hu):107-126年
7.汉顺帝刘保:126-145年;
8.汉冲帝刘炳:145-146年;
9.汉质帝刘缵(zuan):146-147年;
10.汉桓帝刘志:147-168年;
11.汉灵帝刘宏:168-190年;
12.汉献帝刘协;190-22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
三国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一说184~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35年中只有一段大一统(西晋)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这个时期从220年曹丕称帝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统一中国,共369年。可分为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与东吴并立)、西晋时期、东晋时期、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共150年)。另外位于中国南部,全部建都在建康(孙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南京)的东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三国(220-265年)
1.魏国
魏文帝曹丕:220-227年;
魏明帝曹叡(rui):227-240年;
魏齐王曹芳:240-254年;
高贵乡公曹髦:254-260年;
魏元帝曹奂:260-265年
2.蜀国
昭烈帝刘备:221-223年;
后主刘禅(shan):223-263年。
3.吴国
大帝孙权:222-252年;
会稽王孙亮:252-258年;
景帝孙休:258-264年;
乌程侯孙皓:264-280年。
晋
西晋(265-317年)
晋武帝司马炎:265-290年;
晋惠帝司马衷:290-307年;
晋怀帝司马炽:307-313年;
晋愍帝司马邺:313-317年。
东晋(317-420年)
晋元帝司马睿:317-322年;
晋明帝司马绍:322-325年;
晋成帝司马衍:325-343年;
晋康帝司马岳:343-345年;
晋穆帝司马聃:345-362年;
晋哀帝司马丕:362-366年;
海西公司马奕:366-371年;
简文帝司马昱:371-373年;
孝武帝司马曜:373-397年;
晋安帝司马德宗:397-419年;
晋恭帝司马德文:419-420年。
南北朝
南朝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朝代;
南朝(420-589年)
南朝(The Southern Dynasties,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存在于南方建立于建康(今南京)的四个朝代的总称。
公元420年,东晋权臣刘裕逼迫晋恭帝司马德文禅位于他,刘宋建立,南朝开始。其后萧齐、萧梁、南陈三朝相继而立。南朝继承了东晋的疆土,其范围为中国南方——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其中:刘宋最大,北疆达到黄河;南陈最小,只有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狭小国土。589年,隋灭南陈,南朝结束。
南方的宋、齐、梁、陈这四个汉人政权,嫡传华夏文化之正朔,与鲜卑人在北方建立的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等政权对峙,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奉南朝为正统。虽然南朝的4个政权各自存在都只有几十年,但南朝作为汉族政权在南方的统治,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南方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发展和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南方兴起了建康、江陵、扬州、成都等大城市,南方工商业也得到发展。南朝时期的建康城和同时期的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宋(刘宋)
宋武帝刘裕:420-423年;
宋少帝刘义符:423-424年;
宋文帝刘义隆:424-454年;
宋孝武帝刘骏:454-465年;
宋前废帝刘子业:465-465年;
宋明帝刘彧:465-473年;
宋后废帝刘昱:473-477年;
宋顺帝刘准:477-479年。
2.齐(萧齐)
齐高帝萧道成:479-483年;
齐武帝萧赜:483-494年;
齐明帝萧鸾:494-499年;
东昏侯萧宝:499-501年;
齐和帝萧宝融:501-502年。
3.梁(萧梁)
梁武帝萧衍:502-550年;
简文帝萧纲:550-552年;
梁文帝萧绎:552-555年;
梁晋帝萧方智:555-556年;
4.陈(南陈)
陈武帝陈霸先:556-560年;
陈文帝陈蒨(qian):560-566年;
陈废帝陈伯宗:566-569年;
陈宣宗陈顼(xu):569-583年;
陈后主陈叔宝:583-589年。
北朝
北魏
道武帝拓跋珪
明元帝拓跋嗣
太武帝拓跋焘
南安王拓跋余
文成帝拓跋浚
献文帝拓跋弘
孝文帝元宏
宣武帝元恪
孝明帝元诩
幼主元钊
孝庄帝元子攸
长广王元晔
节闵帝元恭
安定王元朗
孝武帝元脩
东魏
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
文帝元宝炬
废帝元钦
恭帝拓跋廓
北齐
神武帝高欢
文襄帝高澄
文宣帝高洋
废帝高殷
孝昭帝高演
武成帝高湛
后主高纬
安德王高延宗
幼主高恒
范阳王高绍义
北周
文帝宇文泰
孝闵帝宇文觉
明帝宇文毓
武帝宇文邕
宣帝宇文赟
静帝宇文衍
隋朝(581-618年)
隋朝皇帝列表
1.隋文帝杨坚:581-605年;
2.隋炀帝杨广:605-617年;
3.隋恭帝杨侑(you):617-618年。
唐朝(618-907年)
唐朝皇帝列表
1.唐高祖李渊:618-626年;
2.唐太宗李世民:626-650年;
3.唐高宗李治:650-684年;
4.唐中宗李显:684-684年;
5.唐睿宗李旦:684-684年;
6.武后武则天(武曌):684-705年;
7.唐中宗李显:705-710年;
8.唐睿宗李旦:710-712年;
9.唐玄宗李隆基:712-756年;
10.唐肃宗李享:756-762年;
11.唐代宗李豫:762-780年;
12.唐德宗李适(kuo):780-805年;
13.唐顺宗李涌:805-806年;
14.唐宪宗李纯:806-821年;
15.唐穆宗李恒:821-825年;
16.唐敬宗李湛:825-826年;
17.唐文宗李昂:826-841年;
18.唐武宗李炎:841-847年;
19.唐宣宗李忱:847-859年;
20.唐懿宗李凗(cui,第三声):859-873年;
21.唐僖宗李儇(xuan):873-889年;
22.唐昭宗李晔:889-904年;
23.唐哀帝李拀(chu):904-907年。
宋
宋朝皇帝列表
北宋(960-1127年)
1.宋太祖赵匡胤:960-976年;
2.宋太宗赵匡义:976-998年;
3.宋真宗赵恒:998-1023年;
4.宋仁宗赵祯:1023-1064年;
5.宋英宗赵曙:1064-1068年;
6.宋神宗赵顼:1068-1086年;
7.宋哲宗赵煦:1086-1101年;
8.宋徽宗赵佶(ji):1101-1126年;
9.宋钦宗赵桓:1126-1127年。
南宋(1127-1276年)
1.宋高宗赵构:1127-1163年;
2.宋孝宗赵昚(shen):1163-1190年;
3.宋光宗赵惇(dun):1190-1195年;
4.宋宁宗赵扩:1195-1225年;
5.宋理宗赵昀:1225-1265年;
6.宋度宗赵禥(qi):1265-1275年;
7.宋恭帝赵显:1275-1276年。
元朝皇帝列表(1260-1368年)
1.元世祖忽必烈:1260-1295年;
2.元成宗:1295-1308年;
3.元武宗:1308-1312年;
4.元仁宗:1312-1321年;
5.元英宗:1321-1324年;
6.元泰定帝:1324-1328年;
7.元天顺帝:1328-1328年;
8.元文宗:1328-1329年;
9.元明宗:1329-1332年;
10.元宁宗:1332-1333年;
11.元顺帝:1333-1368年。
明朝(1368-1644年)
明朝皇帝列表
1.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9年;
2.明惠帝朱允炆:1399-1402年;
3.明成祖朱棣:1402-1425年;
4.明仁宗朱高炽:1425-1426;
5.明宣宗朱贍(dan)基:1426-1436年;
6.明英宗朱祁镇:1436-1450年;
7.明代宗朱祁钰:1450-1457年;
8.明英宗朱祁镇:1457-1465年;
9.明宪宗朱见深:1465-1488年;
10. 明孝宗朱祐摚(cheng):1488-1506年;
11.明武宗朱厚燳:1506-1522年;
12.明世宗朱厚熜(cong):即嘉靖,1522-1567年;
13.明穆宗朱载垕(hou):1567-1573年;
14.明神宗朱翊(yi)钧:1573-1620年;
15.明光宗朱常洛:1620-1621年;
16.明熹宗朱由校:1621-1628年;
17.明思宗朱由检:1628-1644年。
朱元璋26个儿子的下场 给子孙取名到清朝差点被杀绝
清朝(1616-1912年)
清朝历代皇帝
1.清太祖努尔哈赤:1616-1627年;
2.清太宗皇太极:1627-1644年;
3.清世祖顺治福临:1644-1661年;
4.清圣祖康熙玄烨:1661-1722年;
5.清世宗雍正胤禛(zhen):1722-1735年;
6.清高宗乾隆弘历:1735-1795年;
7.清仁宗嘉庆顒琰(yongyan):1795-1820年;
8.清宣宗道光旻宁:1820-1850年;
9.清文宗咸丰奕詝(zhu):1850-1861年;
10.清穆宗同治载淳:1861-1875年;
11.清德宗光绪载恬:1875-1908年;
12.清宣统帝溥仪:1908-1912年。
提高历史成绩的技巧是什么
第一种:大量阅读有关的历史书籍
初中生和高中生身边与历史科目有关的书籍包括历史课本、历史地图、历史辅导资料等,由于在学校无法上网或无法去校外购买与开始有关的书籍,所以只能大量的阅读身边有限的历史书籍,提高自己的语感,语感对提高历史成绩具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种:放假去书店购买与历史有关的书籍
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的时间,去书店购买与历史有关的书籍,比如:诗词歌赋、历史小说、历史故事、近现代历史战争等,书籍中有很多内容与学校的历史教材内容非常相符,大量阅读有关的历史书籍,可以把老师在课堂讲的知识点回顾一遍。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历史知识既有联系又有相通的地方,甚至有重复的地方。
上一篇:清朝不亡下个朝代是什么
下一篇:promise用法搭配